《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
例11(3)汽车图,师生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面的数,说说各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它们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在369 1438 3740 6900
2、在○里填上"〈 "或"〉"。
61○56 45○47 100○98等
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并分别提问: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评析: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本节课新知识的重点,教师运用复习帮助学生唤起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为学生学习新知作了衔接和孕伏。]
二、新课
1、导人新课,揭示课题,交待目标。
师:我们已经会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那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师: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是: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教学例11、
(1)教学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①比较1230和965的大小。
师问:123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比一千大。还是比一千小?在算盘上拨出来。965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够不够一千?在算盘上拨出来。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123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超过一千;而965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不够一千。那么1230与965哪个数大?
板书:1230 〉965。
②反馈练习:999○1000 836○99 1015○989
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什么?怎样确定谁大谁小?
小结: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评析:教师应用学生已有"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排列顺序"等知识,把它作为上位知识,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着力点总是放在引导学生应用前边已学过的知识去探索新知,通过提问、启发、点拔的方法,诱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感知到数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丰富了原认知。]
(2)教学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①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
让学生读题,然后在算盘上拨出5640和8790
师问:这两个数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5640最高位是几千?8790呢?
启发学生思考:5个千与8个千哪个小?
板书:5640〈 8790
②反馈练习:4005○3989 5798○6010
让学生说一说,位数相同的数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小结:位数相同的数,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反之,则小。
③出示例11(3)的汽车图片。师述:在全县开展的"万人签名"植树活动中,滨工饮料厂的叔叔阿姨们为了慰劳同学们,高高兴兴的运来了许多汽水。看!运汽水的车来了。(师出示图片)师问:谁来说说左边的一辆车运了多少瓶?(3854瓶),右边的一辆车运了多少瓶?(3529瓶),哪辆车运的汽水多?3854和3529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样比?
师:根据已掌握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请填写在书上。
④反馈练习:6809○6810 3059○3057
师问:位数相同的数,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再怎么比?
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从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评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某一问题总是在积极思考而又没搞通,或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欲言而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中,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和时机,启发、提问,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它使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掌握,从而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九第1—5题。
第1题
师问:有几组数?哪些组位数相同?哪些组位数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独立练习。
第2题:
指名学生读题。
师问:(1)小题这4个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最大的数是多少?剩下的两个数941和914哪个小?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师问:(2)小题这4个数都是几位数?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排列的结果,集体评讲。
第3题:
先让学生读出各数。
师问:这些数的位数相同吗?哪个数的数位最少,怎样找出最大的数?让学生练习后说一说。
第四题:
师问:最大的三位数是几?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四位数是几,最小的四位数是几?
让学生在算盘上拨出来,教师课堂巡视了解情况。
第5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2人上黑板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评析:教师对练习九第1—4题都作了提示,学生不但解题的目的明确,还便于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问: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师问: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师述:今天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二是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从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这节课大家都学得很好,希望继续努力。
[总评:比较数的大小,首先看它们各是几位数,然后接着数位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比较,确定谁大谁小。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地抓住这一"课眼",使教学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审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使全课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正所谓"契领而顿,百皱皆顺"。由于教师的教学抓住了"课眼",也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契机,即把认知上遇到的矛盾、困惑、内化为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需要,唤起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强烈愿望。所以,这样的课总是耐听、耐品、有韵味。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对数的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朋友们前面学过了数数,谁能从38数到52?
抽学生数数。
同桌的学生相互数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出示例1数字图片。
教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你将教科书9页的例1的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开始。 学生填完以后抽一名学生把结果展示出来,进行集体订正。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发现,学生可能主要有这样几个发现:
(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反之多1。从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数除了最后1个数以外,十位上的数都是相同的。
(2)竖着看。从上往下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反之减少。每一竖列个位上的数相同。
(3)斜着看。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数。 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规律。也许学生还有其他的发现,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下面我们就运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9。
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右面、上面和下面呢?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说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刚才我们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你能发现哪些数小,哪些数大吗?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越往后数数就越大。
对了,书上的小女孩也发现这个规律,将数按顺序排列以后,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
教师板书。
知道什么叫前面,什么叫后面吗?
引导学生说出按数的顺序写数时,先写的数就叫做前面的`数,后写的数就叫做后面的数。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比如37和59谁大谁小?
你们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在数数的时候,我们是先数37再数59,根据“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这个规律,37在59的前面,说明37比59小,59在37的后面,说明59比37大。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规律完成书上12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说出排在50前面的数都比50小,排在50后面的数都比50大。
2、培养学生数感
刚才同学们按“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规律完成了连线。48,27、、、、这些数都比50小,这些比50小的数都是一样大的吗? 那么在48和27中,哪个数比50小一些,哪个数比50小得多呢?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回答:虽然48和27都比50小,但是从表格上来看,48离50比较近,而27离50比较远。
对了,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但是这两个数又离得比较近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而如果这两个数离得比较远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得多。
教师板书:小一些、小得多。
你还能说出一些比50小一些的数吗?
比50小得多的数还有哪些呢?
刚才我们知道了怎样判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还是小得多,谁能说出比50多一些或多得多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多一些、多得多。
学生回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给予肯定。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完成书上第10页课堂活动。先由教师做示范,再让同桌两个同学相互猜数。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上11页练习三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教学结束: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3
【学习目标】
1.能根据100以内两个数的比较大小,能正确运用“ 〉、〈 或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能归纳总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重点】
能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能正确运用“ 〉、〈 或 =”较两个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能归纳总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过程】
一、激趣定标
1.谈话引入:今天一大早,小灰兔和小白兔出去采蘑菇,采着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回来,小灰兔采了 42个蘑菇,小白兔采了 37个蘑菇,同学们,你们说说谁采的多呢?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2.明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问:小灰兔采了42个蘑菇,小白兔采了37个蘑菇,比一比,谁采的最多?你是怎样比较的?
(1)利用小木棒比较42和37的大小。
用小木棒摆一摆:42由4捆小木棒和2根小木棒
37由3捆小木棒和7根小木棒
(2) 左边是42,右边是37,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呢?(板书:><=)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 >37。
②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42是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所以42>37。
③42比40多2根,37比40少3根,所以42 >37。
板书:42 >37
(4)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比较大小。
23○52 49○32 63○45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在两个计数器上分别拨出23和25,学生读数,师板书。
(2)比较23和25的大小,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板书:23○25 )
小组汇报:
方法一:根据数的顺序来比,23在25的前面,所以23<25。
方法二:23和25的十位上都是2,表示有2个十,所以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上的数,23的个位上是3,25的个位上是5,所以23<25。(板书:23<25)
(3)训练比较大小。
35○39 46○48 63○69
3.再次观察42 >37和23<25这两组数,归纳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
(2)师点拨及小结。
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测评训练
1.出示数字卡,比较大小。
78与87 65与63 85与88 40与50
2.完成第42页的做一做。
4.完成练习九的第3、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习了什么?都有什么收获呢?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9页
教学目标:
1.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比较策略的多样化,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解决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比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具准备:课件,红母鸡、黄母鸡、小熊、小猪、小狮的图片,数字卡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黄老师跟大家学习了数的顺序今天我们一起来“比较数的大小”(出示课题)!你们看!老师请来了谁?(母鸡)
师:红母鸡和黄母鸡(出示图片)
师:红母鸡和黄母鸡进行生蛋比赛,想邀请同学们去作裁判,大家愿意吗?(愿意)
师:红母鸡生了28个蛋。(师在红母鸡图片下标出28)
师:黄母鸡生了26个蛋。(师在黄母鸡图片下标出26)
二、探讨方法
师:同学们,谁是这次比赛的冠军?(红母鸡)
师:为什么?
生:因为红母鸡生的鸡蛋多,28大于26......。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到具体的比较方法,师可引导:可黄母鸡不明白,你能为它讲讲,你是怎样比较出28比26大的吗?
生1:我是数的`,先数过26后,才能数到28,所以28比26大。
生2:我是从百数表里看到的,26在28的前面,所以28比26大。
生3:十位相同,个位8比6大,所以28比26大。
生4:看最后一排,红母鸡有3个,黄母鸡有1个,所以28大于26,红母鸡多。
......
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两只母鸡又用计数器拨出了一些数,你能帮它们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吗?可以利用计数器摆一摆,也可以看一看书本的39页,想方法比较出这两组数的大小。小组说一说理由是什么?
课件展示
3945
3230
让学生任选一组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32和30虽然十位上都是3,但他们个位上一个是2,一个是0,0比2
小,所以32>30。
生2:30还要再添上2个,才是32,所以32>30。
生3:三十几比四十几小,所以39<45。
......
小结:先看十位,十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如果十位相同,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
三、游戏练习
师:同学们真会比较,母鸡请大家去观看动物运动会,想去吗?不过要过两关才能进场。行吗?
1、第一关。让学生,看着计数器写数并比较大小。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二关。翻开数学课本39页,完成“做一做”。开火车汇报。
3、游戏。为运动员编号排队。
师:过了两关我们进场去。小动物们都比赛去了,可是还有3只小动物没有确定自己的号数,大家愿意为他们抽号码,并按数的顺序排队吗?
(1)呈现小熊、小猪和小狮三个小动物图片。固定个位是5,让学生抽十位上的数字。三个小动物的号码可能是15、25、35......就根据所得的数按大到小的顺序排队,从而巩固“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2)如果固定十位的数字是5,让学生抽个位的数字。会抽出什么数?三个小动物的号码可能是51、52、53......就根据所得的数按大到小的顺序排队,从而巩固“十位上的数相同,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老师也帮三只小动物抽出了一些数“28、23、40”,请三个同学来按从小到大排队。
4、师:很快比赛结束了。得到奖的小动物有“38号、58号、98号、79号、60号”请帮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来领奖。(书39页)。
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想跟大家一起玩拨珠游戏。老师说一个数,用计数器拨出比老师说的数大的,行吗?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8>26
39<4532>30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和难点: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口算。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百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以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游戏中学习新知。
1.第一次游戏。
(1)师介绍道具:从材料袋中几张数字卡片,师准备“个、十”的卡片。
(2)游戏规则。
①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②第一次抽到的同学把数放在个位,第二次抽到同学把数放在十位上。
③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④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3)师把学生分成男队和女队,各队派代表开始游戏。
在每一次抽完后问摸大数的学生:“你高兴吗?”再问另一个学生:“你呢?”也可以让下面的学生谈谈。摸百位上的数时可卖卖关子:还要摸吗?谁先摸?
(4 记录结果,填上符号。(师也板书)
2.第二次游戏。
(1)还想继续来吗?好,不过,这回可要改一下游戏规则。
(2)出示游戏规则。
①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②第一次抽到的同学数放在十位,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个位。
③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④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3)学生游戏。
学生摸一次后问:还要摸吗?为什么?
出示魔术牌,和第一个孩子十位上的相同,继续摸……
3.第三次游戏。
(1)还要玩吗?再玩还要改规则,猜猜会是怎样的规则呢?
①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签;
②每次抽到的数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
③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④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各队选派代表,师问代表:你准备怎样放?
(3)生游戏,师有选择的提问学生。
(4)假如现在三个数字还允许他们重新排列,会有什么结果?(学生重排,记录结果并比较大小)
4.小结。
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也表现出充分的集体荣誉感。好,看几次比赛的结果,该回答我一个问题了。刚才在游戏中思考问题了吗?比较的方法有了吗?同座互相说说。
指名交流。(板书: 看十位 看个位)
5.试一试
老师这有几道题,填上﹥或﹤。
82○95 40○30 86○87
34○43 97○97 56○46
通过分析得出: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
(继续完成板书:看数位)
三、巩固应用
比一比生活中的数
1.我们班男生有34人,女生有43人,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2.男孩家到学校有100米。女孩家到学校有70米。谁应该要上学早点出发?
3.王明家57度,李军家75度,谁家要节约些?
四、拓展延伸
1.写一写,排排队。
你们已经抽了好几次了,老师也想抽3张(8、0、5)
假如用这3个数组成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
(猜猜,老师会问个什么问题?)组成的第二大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自己写一写,再和同座比一比大小。
2.在方格中填数,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种填法?
28<□8 □1>8□
板书设计:
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看数位
一位数 < 二位数 <三位数
看十位
看个位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6
教学内容:
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
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
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
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你知道两面三刀位数是什么意思吗?请座位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2)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教学后记
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学生从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6>38 38<46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7
学习目标:
1、学生依据问题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探索活动中,利用数的认识说明比较的方法,发展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感受数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谈话: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和小朋友一样,每天都会背上小书包,去学校学习新的知识!小猪和小兔是好朋友,有一天,体育课刚下课,小猪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跳绳,想和小兔子进行一场跳绳比赛!
ppt显示:小猪跳了3个,小兔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
指出:要知道谁赢了,只要比一比两个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
提问:为什么3小于5?
指出:3在5的前面,所以3小于5。
2、谈话:小猪输了比赛,决定回家练习之后再战,而小兔觉得自己赢了就不再需要练习。于是,第二场比拼有了结果。
ppt显示:小猪跳了12个,小兔仍然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你是怎样比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5
师总结:
①12在5的`后面,所以12大于5。
②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3、谈话:小兔看到比赛结果就愣住了,心里十分难过,难过的不仅仅是输了比赛,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太骄傲了而没有努力。于是,小兔跟小猪商定,三天后再来一次正式的较量!
4、ppt显示第三次比赛结果:小猪跳了38个,小兔跳了46个。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1)提问:38和46谁大呢?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交流,可能的想法,只要回答合理都给予表扬和肯定。
(2)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所以46大于38。
(3)在百数表里,46在38的后面,所以46比38多。
(4)46比40多,38不到40,所以46比38多。
(5)46的十位上是4,38的十位上是3,4>3,所以46大于38.
(6)师:借助计数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来比一比这两个数的大小。
出示计数器,将这两个数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出示图片)
提问:我们刚才很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其实比的都是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结: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用红粉笔描出十位上的4和3)
2、巩固
(1)谈话:看见小猪和小兔在比赛,动物们也纷纷加入了进来,小猴子还自告奋勇的做了裁判。
①小马跳了24个,小牛跳了33个。
②小狗跳了45个,小鸡跳了76个。
③小羊跳了60个,小猫跳了80个。(①不动;②改成小狗跳了60多个,小鸡跳了70个;③改成下面的小鸭跳了40多个,小鹿跳了50多个。这样形成三个递进的层次了)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比的。(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2)粗心的小猴子裁判在记录小鸭和小鹿成绩的时候没有记全,只知道:
①跳的个数都是两位数。
②小鸭跳的个数十位上是4,个位上不知道,小鹿跳的个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也不知道。(①②改成小鸭跳了40多个,小鹿跳了50多个,谁赢了?为什么?不要啰嗦)
小猴子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聪明的小朋友有办法帮助小猴子吗?
根据学生回答,再一次总结: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3、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
谈话:小猴子非常开心,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接下来是老虎和狮子的较量了,小猴子想比较两位数,比十位就可以了,于是只将十位上的数字记录了下来。
ppt显示:老虎跳了5??个,狮子跳了5??个。
提问:小猴子又被难住了,这下该怎么比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1.这里直接出示老虎跳了53个,狮子跳了56个,然后要让学生讨论,再交流他们的比较方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最后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2.其次,再编故事,老虎跳了53,说小猴子写字比较潦草,只看得清狮子跳了50多个,那知道谁赢吗?狮子要跳几个才赢?你是怎知道的?3.最后,再深化,如果有两只动物都跳了80多个,你能比较他们谁赢谁输吗?这里分三个层次,就层层递进了,你的设计都不是递进,是倒退的。动物名称自己改)
谈话:细心的小老鼠将成绩记录了下来。
ppt显示:老虎跳了53个,狮子跳了56个。
提问:谁跳的多?(显示拨号数珠的计数器。)
根据学的生回答,板书53<56,并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
4、两数比大小,数位多就大。
谈话:经过比赛的选拔,狐狸和大象跳的最多。
ppt显示:狐狸跳了100个,大象跳了98个。
提问:谁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出示计数器,拨出100和98,问:你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可能的想法:
①100里有10个十,98里有9个十,所以100比98大
②100在98的后面所以100比98大。
③100是三位数,98是两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0>98,指出:狐狸获得了冠军!
追问:100和8呢?67和5呢?
总结:两数比大小,数位多就大。(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5、课堂小结
全班齐读师生共同总结的三个规律。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谈话:小朋友们真厉害,很快就学会了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跳绳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狐狸最终成为了冠军。接下来,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进行一场比拼啦,看一看谁能获得第一名!
1、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说说六十几的数有哪些。
(2)将六十几的数分别与六十和七十比大小。
(3)总结:六十几在六十和七十中间,所以六十几比六十大,比七十小。
(4)追问: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2、想想做做第2题。
请学生先根据计数器写出数字再比较大小,注意写数字的时候数位对齐。
指名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比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直接填符号。
(2)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4、游戏小猫钓鱼。
46,78,99,14,58,33,85,62,100,55
(1)小于50的数:
(2)大于70的数:
(3)大于50小于70的数:
5、谁的反应快。
(1)说出比60大,比80小的数。
(2)说出个位是5的数。
(3)说出十位是5的数。
6、想想做做第4题。
(1)每人按从小大大的顺序写出3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
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每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3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
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写出大于77小于82的数
(4)写出3个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1的两位数
7、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字是否有更深的认识?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8
课标内容:
比较物体多少与大小
这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的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共有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等内容,这些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主要是一种让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向学生提供具体、有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并获得相对活动的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动物头饰、三角形、圆、正方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不信,你们看:(出示动物乐园图)
二、建构知识:
1.数一数:
(1)、师:(出示动物乐园图)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会儿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用了什么好方法?
学生同桌交流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摆一摆:
(1)师:谁愿意动物头饰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吗?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展示学生摆的作品:这些图美吗?
3、比一比: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4、说一说:
师:刚才小朋友把这些动物作了比较,你能说说谁与谁比的结果吗?(引导学生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或谁与谁同样多”的句式来说一说)
学生说比的结果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
5、认一认: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问: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
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板书:4=4
读作:4等于4
谁会写“=”?(等号)
③指导书写“=”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①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怎么比?
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
(3)认识“>”、“<”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出示“>”,它的名字叫什么?(大于号)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出示“<”,它的名字又叫什么呢?(小于号)
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
C、帮助记忆:
这两个符号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大于号,小于号,朝着大数哈哈笑)
D、指导书写:“>”、“<”
6、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三、知识运用:
1、、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4小鹿比小兔--4○5
小熊比小猴多,4○3小兔比小鹿--5○4
()最多,()最少
2、填一填:
7○34○93○35○810○1
2>口6>口6=口口=8口<9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各题。
4、实践活动:找一找
四、课堂总结:(略)
通过创设情景,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导人,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突出学习的过程性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而本堂课的内容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主要是一种让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所以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数一数的活动,这是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的活动,后面的“你是怎么数的',用了什么好方法”,一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二是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倾听人家意见的好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摆的结果展示出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统计图,这是对统计知识的提前渗透,又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出各种动物的多与少,还能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和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突破难点内容。
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人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9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
2、简单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重点:
学会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会简。排序。
活动难点:
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具“猴子摘果”
2、幼儿材料:操作卡“猴子摘果子”:《操作纸》第2
册第13-14页。呼啦圈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大小歌》(儿歌附后)。
2、教师指导操作。
创设情境:水果丰收了,猴子一家去摘果子啦!
①认识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最大和最小的2只猴子。
教师:“猜一猜谁是大猴、谁是小猴,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大猴大些,小猴小些。
②比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的5个桃子。
教师:“猴子摘了5个桃子,想请我们比一比这5个桃子的大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桃子。”分别摆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接着用相同的办法比较剩下的3个桃子,找出比较大的.和比较小的,按顺序依次摆放在中间。小结:桃子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了解排列关系)
3、游戏:跳圈
请幼儿将呼啦圈进行有序排列,教师说口令,幼儿跳到对应的呼啦圈里。
4、操作游戏。
教师发放操作材料西瓜卡片,请幼儿比较西瓜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进行有序排列。
5、交流小结,收拾 整理材料。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0
活动目标:
小朋友应该逐步掌握数字的大小了,通过形象教学,以使儿童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活动准备:
教具:
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
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 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
3 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新知识。
2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渗透比较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你能分别说说这些小数表示的意义吗?
54.30米12.6千克(生举手回答“”)
2、填空
小数的()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判断题.
(1)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2)150.60元=150.6元()
3、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①生举手回答;
②师课件适时出示总结。
4、师过渡:小数的大小可以怎么比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李建宁、马金琪、范春凯、王成浩在学校组织的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上,李建宁、马金琪、范春凯、王成浩跳远成绩如下
姓名成绩/米
李建宁3.12
马金琪3.13
范春凯3.45
王成浩2.95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自主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怎么做呢?(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只要两个两个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12米、3.15米、3.45米、2.95米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汇报一:先比较整数部分。
因为3>2,所以3.45米>2.--米,得出范春凯跳得最远。
汇报二: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位十分位
因为1
汇报三: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时,就比较百分位。
因为2
得出结论:
范春凯第一名,
马金琪第二名,
李建宁第三名,
王成浩第四名。
3、想一想:你是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归纳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数,就说明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也相同时,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小数这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三、新知检测
1.小牛初试.
在()里填上“<”“>““=”.
6.53()6.290.458()0.54
0.8()0.804.23()4.32
2.我当包公.
对的打“√”,错的打“×”.
6.809>6.799()5.1>5.1002()
38.748<38.75()0.009>0.010()
四、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游戏:智力大挑战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
第一关: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教材第60页“做一做”)
3元()2.6元6.35米()6.53米
4.723()4.790.458()0.54
先展示比较结果,再说说比较方法。
学生汇报第二行小数大小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思考:小数位数多少与小数大小有什么关系。
第二关:
判断下面的式子是否正确,错的改正过来。
0.511.3改正:---------------
6.089>6.1改正:------------2
第三关:
“挑数”比赛。(练习十第七题)
0.80.8070.0780.870.780.087
(1)教师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评价并小结:比较多个小数时,可先挑最大的,再挑剩下的数中最大的“”最后再排列起来。
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并说出原因。
40.37()
4.099>4.1()4.2>4.148()
五、提高自我
1、下面的里()能填哪些数字?
6.()8>6.483.11>3.1()
2、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是1.46米、1.52米、1.38米、1.5米。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米吗?
六、尝试归纳,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希望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想学些小数的什么知识?
七、家庭作业
1、练习十中的7、8、9题。
2、练习册的24页。
八、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3.05>2.932.93>2.882.88>2.84
小数大小来比较,数位多少不重要。
关键看好最高位,相同数位来比较。
如果相同看下位,以此类推错不了。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2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大小
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七、延伸活动
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大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大。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大,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
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小)师:今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大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大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时,大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盆、小盆、一样大的盆 。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大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大的圆形。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大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最大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5、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掌握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 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 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1.归纳总结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卷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里填上“>”“<”或“=”。
1502○1520 1020○938 86○78
说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位数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
2.谈话:我们已经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那小数大小又怎样比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大小的比较。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师:你们看,咱们班的这几个同学在干嘛?
生:跳远(事先利用体育课进行测试,再选取有价值的数据。通知测试过程让学生初步比较谁跳得远些,谁跳得近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师:这是老师为他们记录下来的成绩:(出示成绩图表)
1.现在请同学们都来当裁判员,想想怎样来帮他们排排名次。(学生独立思考片刻)
2.学生每5人或6人一小组,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反馈:
预设学生回答:(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化成厘米、化成复名数、在卷尺上找出成绩所在的位置、直接比较小数的大小)
直接比较小数的大小:
(1)卫丰跳得最远(第一名)
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从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比较出第一名。
(2)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从比较小数的十分位比较出第二名?
(3)剩下的两位同学谁是第三名,谁是第四名呢?你又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小结:从比较小数的百分位比较出第三名和第四名。
4.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顺次比较小数部分。
5.运用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来做下面的题:
出示题目:
在○里填上“>” “<”或“=”
3.4○5.8 4.5○4.7 0.54○0.57
三、练习设计:
1.在○里填上“>” “<”或“=”(开火车形式轮流回答)
2.3○3.3 4.51○5 6.9○6.8 0.93○0.94 0.057○0.053 0.99○1
2.A:我买了一本练习本花了0.58元。
B:我买了一套三角尺用了0.6元。
三角尺和练习本哪个贵一些?
四、总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顺次比较小数部分。
五、布置作业
1、P42练习十第7题。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5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大小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
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七、延伸活动
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大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大。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大,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小)
师:今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大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大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时,大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盆、小盆、一样大的盆。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大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大的圆形。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大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能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后,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这三部分内容不是很集中,但是与过去的旧知识联系紧密。
第一部分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引申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分成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两种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第二部分是通过举例和“做一做”学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第三部分是学习求近似数,由复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类推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样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法建议
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应采用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出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首先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999○1010,601○564,687○678这三个练习,帮助学生回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四位数一定大于三位数;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然后出示例5 99864○101010,第一步让学生观察:两个数各是几位数?五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六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得出五位数小于六位数的结论。第二步请学生合理想象,七位数与六位数比较呢?八位数与七位数比较呢?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的结论。接着,出示第二组数:356000○360000,提问: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区别?先比较哪位上的数?十万位上数字相同怎么比较?得出结论以后,教师要做一个变式练习,把356000的万位5变成6,使万位也相同,再追问学生:应该怎样比较?从而逐步总结出完整的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指导看书时教师要说明“位?;与”数位“的区别(位数是指一个数用几个数字写出来的,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数位是指一个数中数字所占的位置。)
教学把整万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师先出示几个整万数,如50000,70000,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然后要适当作一些练习巩固所学。
教学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首先复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此时教师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出示例6,帮助学生类推。
1、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那么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只要根据尾数的最高位,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2、千位上不满5怎么办?
3、为什么中间用约等于符号,而不用等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可以用等号连接吗?第二题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求出近似数。
《比较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 17
设计说明
游戏教学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1、借助游戏,趣味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时以翻牌游戏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巧妙地把游戏过程转化为比较小数大小的探究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习兴趣高涨,既领悟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新知。
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应是学生为主体的必有之义。基于以上认识,教学时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获取新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上的共享,学习上的共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同时,这节课涉及的每个练习都体现在“精”字上,针对性强。从根据跳远成绩单排名次,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巩固练习更加突出了练习的有效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在黑板上贴出正方形卡片:□□□□、□□□□□)
1、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引导学生比较哪个整数大,并说明原因。
(后面的整数大,因为两个整数比较大小时,要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分别在两组卡片中点上小数点,并比较哪个小数比较大。
□□。□□ □□。□□□
3、学生猜测大小。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地衔接,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40页例5的情境图和跳远成绩表。
姓名
成绩/m
小明
3.05
小红
2.84
小莉
2.88
小军
2.93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依次说一说每位同学的跳远成绩)
预设
生1:从情境图中我了解到了他们正在进行跳远比赛。
生2:从成绩表中我了解到了他们的跳远成绩,小明的成绩是3.05m,小红的.成绩是2.84m,小莉的成绩是2.88m,小军的成绩是2.93m。
2、合作探究。
(1)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小明排第一,小军排第二,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2)讨论:你们是怎样排出名次的?
(3)请同学们按照课堂活动卡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详见课堂活动卡)
(4)汇报。
预设
组1:小明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是3,比其他人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大,所以小明排第一。
组2:其余三人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都是2,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字,小军的跳远成绩的十分位上是9,比小红和小莉的跳远成绩的十分位上的8大,所以小军排第二。小红和小莉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因为8>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