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化学教案 >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时间:2024-06-19 阅读: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习写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68-P72,完成以下练习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B.60多C.70多D.80多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八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8.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X日D.7月4日

  10.世界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1.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12.爱护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止 。

  14.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污染, 污染和 污染。

  15.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 ;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 ;

  (3)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 。

  二、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爱惜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洗衣服的水再用于洗拖把、冲厕所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海门是国家卫生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②植树造林 ③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④不用含磷洗衣粉 ⑤工厂将废水处理后排放到长江中 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A. 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5.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三废”、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 。

  三、知识要点一览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丰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1)储水量: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短缺的`淡水资源

  (1)储水量: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严重。

  4.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概念: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2

  一、教学理念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四、教学策略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罗嗦。

  2.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在讲解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在课题3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使这一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配合课本120页的习题4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3.对本课题的两个探究学习活动设计各有侧重: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设计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问题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进行实验求证;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则更侧重了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对有关现象的分析以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两个实验探究活动都铺设了巧妙的阶梯:对探究活动1采用了先演示实验后给出提示的方法,对探究活动2则采用了填写表格的形式,从而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的准备:CAI多媒体课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500 mL、350 mL)2瓶或以上、阶梯蜡烛、火柴、小烧杯(装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的用品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直角型的、直的)、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2个)、玻璃片(2片)、小烧杯、镊子、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稀盐酸、醋酸等。

  3.学生准备:分好四人合作的学习小组并复习学过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过程

  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情感

  态度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习写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强调水资源的重要,引出新课: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水和我们的关系,你将如何形容?

  补充:地球上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如果离开了水将不复存在。生命是从海洋中诞生,走上了陆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生物圈。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产生于大江大河: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印度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位于东亚黄河流域。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文明。

  设问:水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对待给予我们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水资源呢?

  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

  二、投影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人类拥有水资源情况)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最少的省是哪个省?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师生互动,知识小结:

  1、概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情况: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2、给我们哪些启示?

  (1)关于海洋水你有哪些认识?

  (2)什么原因造成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

  (3)我们应如何去做?(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三、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设问】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每一个用水者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

  (1)自我中心者:我交了水费,用多少水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2)生活节俭者: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换滴漏的水龙头。

  (3)生活品质追求者:很担心环境污染,最不能容忍停水,但觉得节水主要是节约公共场所用水。

  (4)自我封闭者:水费多少钱一吨,不知道,反正很便宜。

  (5)自我节制者: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你大致属于哪一种人呢?

  【启示】节水从我做起

  让学生列出日常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否有浪费水的地方?怎样改进?投影展示展示节水标志。

  【总结】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回答问题)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有哪些?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④其他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四、结束语

  (1)课下完成教材63页的调查与研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2)调查了解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污染水的源头?记录下来,并把你的设想建议写下来。

  (3)播放碧水清清的图片配合自然和谐的音乐。

  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

  回答:重要,不可或缺…

  倾听

  各抒己见:应爱护水资源…。

  自主学习教材59页----61页内容,找到问题答案

  学生活动

  总结。

  交流回答:

  ①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②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

  ③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讨论回答: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结合实际讨论交流,说出自己见解。

  反省自己平时用水的态度,明确意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是否正确。

  结合实际谈自己生活中用水情况,并对浪费水的行为剖析改正。

  结合实际,讨论回答。

  自学教材内容,相互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课下完成。

  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然地引出新课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设计意图

  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问题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容易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由此引出下一环节,过渡自然。

  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情况引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

  通过学生反省自己平时行为,树立自我批评意识。

  有助于真正树立节水意识,并落到实处。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加深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提高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能力。

  知识升华。

  板书设计

  课题4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改变习惯等

  (2)防止水体污染

  ①污染源:工业,农业,生活

  ②防治措施:应用新工艺合理使用污水处理

  处理后排放农药化肥后排放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

  中央10台有关水的实况录像

  观看录像,思考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通过真实的社会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怎么才能“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认识水资源的匮乏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危机,以及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

  灌溉的水田已经干涸,灌溉用的罐子却成了摆设

  观察思考

  直观感受水资源对人类的威胁,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对“水危机”的认识。

  【展示教材P70图4—4和图4—5】世界及中国各城市人均水量示意图。分析讨论途中数据所反映的出来的问题:

  (1)我国是人均水量最小的国家;

  (2)我国的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了。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图表数据的能力。

  【提供数据】目前世界范围每8秒就有一个儿童因喝不到饮用水而死亡。倾听感受通过“8秒”与“死亡”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地球约3/4被水覆盖,但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出现缺水的现象呢?讨论交流,总结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2)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认识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途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由于污染造成的'各种危害图片

  包括垃圾引起的水污染、热污染、赤潮、水华等图片等。观看思考,并列举自己所知道的水污染事件。通过图片和学生交流。

  一是引发学生共鸣,

  二是为学生分析、总结水污染的原因奠定基础。

  湖北省宜昌市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生癌”。倾听感受以典型事例触动学生。

  【提出问题】

  根据上述讨论,你认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总结水污染的原因:

  (1)工业的“三废”排放;

  (2)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培养学生从散乱的事实性材料中提炼概括核心观点的能力。

  环节四、为“爱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献计献策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针对世界水资源的现状,你想对全人类提出什么希望呢?

  讨论得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力求做到: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污染。

  一是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立足天下,胸怀大局的思想意识。

  【提出问题】

  “不做言语的巨人,行为的矮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中你有哪些启示?集思广益,制定节水行动计划:

  (1)不用过量洗涤剂、洗衣粉;

  (2)洗手、洗脸、刷牙时随手关水龙头;

  (3)发明节水型的热水器;……让学生认识到有计划,更要有行动,才能实现希望。环节五、课后作业

  每小组设计一则“爱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可以手绘,也可以制作),张贴在本班教室(或校园的公告栏)。

  初三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爱护水资源(重点)

  了解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了解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首届山东济南泉水节拟于2013年8月28日开幕。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每个人的职责。

  水是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的重要物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提出问题

  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2.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9×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1.07×1016m3。

  3.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有困难。

  知识拓展

  地球上的水不断蒸发到高空中,遇冷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探究点二

  爱护水资源

  提出问题

  淡水资源的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水的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

  1.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⑵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⑶生活: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知识拓展

  节水徽记,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2.防治水体污染

  知识点

  详解

  水

  污

  染

  原因

  ①工业生产“三废”(废渣、废气、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④城镇垃圾的堆积渗透

  ⑤船舶航行造成的油污对水体的污染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

  ③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防治

  ①加强水质的监测

  ②工业“三废”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并建立污水处理厂,让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知识拓展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得原本清澈透明的水面随藻类颜色的不同,而呈现蓝色、红色、红褐色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板书设计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防止水浪费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农业、生活

  (2)水体污染的危害

  (3)防治措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图片、数字、图表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

  不足之处

  课前没有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