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说课稿 >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时间:2025-03-08 阅读: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1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壮观”。

  2、有感情地朗并背诵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北京的风景图片、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课题中就藏了一个生字宝宝,你们认出它是谁了吗?

  出示“想”字卡片:齐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2、复习生字: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其它生字宝宝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3、复习词语:

  快看,淘气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捉迷藏了,他们藏到了词语中,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

  过渡:课前,有一位山里的小朋友悄悄对我说,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愿望吗?

  1、听课文录音

  (出示课文的朗读课件)请大家仔细听!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啦,告诉我这个小朋友有一个什么愿望?

  3、指名汇报,评议:你听得真仔细!

  过渡:他为什么这么想去北京看看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三、学习一、二两句话

  1、自由读课文一、二两句话,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学习第1句:

  ①指名读第1句。

  ②画图理解“弯弯的”

  ③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再读,──分组读──齐读

  (2)、学习第2句:

  ①指名读第2句,你知道了什么?

  ②理解“遥远”:出示词语──遥远,齐读。

  ③指导朗读“遥远的北京城”这句话。

  过渡: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升旗仪式吧!

  ④:理解“壮观”。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a)小朋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b)老师小结:是啊,每天早晨,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工人、农民、学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国旗班的战士是那样威武,五星红旗是那样鲜艳,国歌是那样嘹亮,这个场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壮观(出示词语),齐读。

  c)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试读──指名读,评议──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d)创设情境,模拟升旗:(奏国歌、升国旗)

  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

  过渡:多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啊!如果能亲自参加那该多好啊!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没有去过北京城,难怪小诗人会不停对妈妈说:“……”

  (生接读,师课件出示句子)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四、学习第三句话

  1、读了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广场上的升旗仪式确实太壮观了,他太想去了。

  3、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读──师生比赛读

  五、朗读背诵

  过渡: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把这种渴望表达出来!

  1、感情朗读全文

  2、指导背诵:

  能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跟着老师试着背一背吗?

  板书:小路——大山——北京城——天安门——升旗仪式

  试背──分组背──分男女背──齐背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我们的首都北京除了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之外,还有许多值得去看的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边看师边解说)天安门、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人民大会堂、香山红叶。

  2、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后,你们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3、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对你说──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4、小结:是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我们爱国旗,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5、北京,历史悠久,风景迷人,每天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游客。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到那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2008,相约奥运,相约北京!

  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会写“多、会”等6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偏正结构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会写“多、会”等6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一组图片:长江、珠穆朗玛峰、海南岛风光、雾凇)学生观看图片,说说每幅图代表的地域。教师根据反馈进行引说。

  引说: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看不尽的壮美河山,也有赏不完的人文胜迹。你们最想去哪里看看?(生各抒己见)你们为什么想要去那里看看?(生各抒己见)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我多想去看看)并朗读,学生有感情地跟读,再引导发问。

  预设:“我”是谁?“我”想去哪里看看?“我”想去看什么?“我”为什么想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会认的字,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结合课文反复认读。

  3.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简介天安门广场、新疆天山、雪莲。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指名认读、齐读、自由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识记。

  (2)隐去不带拼音的生字,并打乱带拼音的生字的顺序,指名认读。

  (3)指名将带拼音的生字按读音归类,并对比朗读。

  前鼻音:安观

  后鼻音:想京广常壮

  平舌音:诉翘舌音:常壮

  (4)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熟字加部件。

  京:京字头(亠)+口+小

  安:宝盖(宀)+女

  想:木+目(相)+心观:又+见

  ◇熟字比较。

  诉—听厂—广壮—士

  ◇字谜。

  ◇熟字组新词。

  告:告诉广告京:北京南京

  安:安全安危广:广大广场

  常:非常经常壮:壮丽壮观

  5.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2)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3)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共同交流、评议。

  (4)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现在我们会认、会写本课要求掌握的字了,让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到课文之中,再去读一读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个。)

  2.(出示短语)指导朗读。

  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

  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

  宽宽的公路遥远的新疆

  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

  (1)短语中“的”字要读得又轻又短,“的”字前面的修饰词略重读。

  (2)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跟读。

  (3)指导多形式对读练习: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等。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后交流:两个自然段中的“我”是同一个人吗?(不是同一个人。虽然作者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少年儿童向往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但第1自然段是以新疆小朋友的口吻写的,第2自然段是以北京小朋友的口吻写的。)

  4.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

  第2自然段: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的天山看洁白的雪莲。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师生互说,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偏正结构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2.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少年儿童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游戏激趣,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教师将写有“想、告、诉、就、安、非、常、壮、观、多、会、走、北、京、广”15个字的转盘立在讲桌上。教师转动转盘,转盘停下后指针将指向一个汉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最后评选出“认字小能手”,予以奖励。

  2.听写词语,同桌之间互说互纠,教师巡视评议。

  3.教师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再指两名学生分段朗读。

  2.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看课文插图,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

  ①“我”的家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的家在新疆。因为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天山在新疆。)

  ②“我”想去哪儿?为什么?(“我”想去北京,因为妈妈说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2)(课件出示第1句话)教师提问:这一句说明“我”的家乡新疆有什么特点?(交通不便、地形复杂。)

  (3)(课件出示第2句话)师生共议。

  ①借助地图,理解“遥远”。

  A.出示中国地图,了解天山和北京的距离。

  B.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告诉学生走出天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花上几天几夜的时间。

  小结:从新疆的天山到首都北京,相隔万里,这么远的距离,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遥远”。

  ②借助视频,理解“雄伟”“壮观”。

  A.播放关于天安门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天安门的雄壮伟大(雄伟)。

  B.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指名描绘视频画面: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屏息凝神地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场面非常壮观。

  C.给“非常”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特别、十分。)

  ③读后质疑:“我”为什么想去北京看看?(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非常壮观的升旗仪式激发了“我”想去北京看看的愿望。)

  ④(课件出示偏正结构短语: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学生照样子说一说。

  ⑤读好词语。通过范读、学生跟读等方式,指导将助词“的”读得又轻又短。另外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词赋予事物具体的形象,可通过师生对读的方式,渗透偏正结构短语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出短语的韵味。

  师:什么样的北京城?

  生:遥远的北京城。

  师:什么样的天安门?

  生:雄伟的天安门。

  师: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

  生: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

  ⑥怎么读好这个句子?

  先读好偏正结构短语,然后读好句子,即先读好“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然后连起来读好句子。

  (4)(课件出示第3句话)学生自由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我”对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极度渴望。)

  (5)(课件出示3个句子)引导学生观察3个句子的不同点,对比朗读。

  ①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好句子的节奏,再让学生在比较朗读中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第三句所蕴含的强烈情感。

  ②引导学生说几个感叹句。

  (6)教师引读。

  师: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生: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生: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学生自主迁移学习第2自然段。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

  ①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

  ②“我”是哪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北京的小朋友。“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

  ③还有什么是弯弯的,宽宽的?

  ④“我”想去哪儿?为什么?(新疆。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⑤最后一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我”极度渴望去看新疆天山雪莲。)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口头填空。

  ()的公路()的新疆

  ()的天山()的雪莲

  ②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师生共同点评。

  三、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课件出示黄山风光、桂林山水图)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练习语言表达。

  (1)我多想去黄山看看姿态优美的迎客松、千变万化的云海、奇形怪状的石头。

  (2)我多想去桂林看看水平如镜的漓江、奇特秀美的山石。

  3.交流:你想去祖国的哪里看看?同桌之间交流,再全班交流。

  4.实践活动。

  (1)搜集有关北京或者新疆风光的图片,在班级里介绍并交流。

  (2)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5.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反思: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领悟文中的情感。“我多想去看看”既是文章的主题,同时也饱含了“我”想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教学中,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指导学生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体悟文情。从有感情地读课题入手,到重点指导朗读课文语句,再让学生通过对比反复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学生读出了文中“我”想去看看外面的强烈感情,与文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表达。

  2.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效。教学中,我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从识字、组词、读短语识字等,识字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得到巩固。在写字环节,我按照观察、书写、描红、临帖、评议的步骤,指导学生掌握每个字的书写要点,做到书写时心中有数。由此可见,我在课堂中对学生识字、写字的指导是扎实有效的。